馬賽是地中海的第二大港口, 也是法國第二大都會與第一大港, 這座城市因其惡名昭彰的治安問題常被旅人所略過
馬賽靠近非洲整個城市有大量的外來人口, 其中非裔的種族佔了快4成, 也因種族移民問題讓人有"馬賽很亂"的印象
這裡龐大的非洲裔族群與法國殖民非洲的歷史有很深的關係, 因為非洲勞動人口低廉, 所以許多當地企業會僱用非洲工人
而在2次世界大戰後, 由於法國人口傷亡嚴重, 因此北非三國也成為戰後法國海外勞動力補給的主要來源地
法國官方統計在法國700萬移民中有3成來自北非三國,其中又以阿爾及利亞裔、摩洛哥裔、與突尼斯裔人口數佔最多
排除治安與種族問題, 實際上馬賽是一座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遺產的港灣城市, 三面環山一面靠海讓馬賽擁有許多美景
馬賽大多的觀光景點多數圍繞在馬賽港口周邊, 時間有限的我們這次就直接住宿在馬賽港區, 這樣觀光比較方便
沿著港口環繞一圈可以欣賞到馬賽許多地標性的建築, 底下就分享幾個我們這次在馬賽走訪的景點
1. 聖貞堡壘 (Fort Saint-Jean)
這座堡壘就位於馬賽老港的北面, 我們住宿飯店的正對面, 所以從飯店的餐廳就可以直接欣賞到堡壘壯麗的風貌
聖貞堡壘建於西元1600年的法王路易14時期,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堡壘主要用來當作監獄用途
2. 馬賽老港區(Vieux-Port)
老港區可以說是馬賽歷史文化精隨所在, 港區周邊有許多文化遺產建築, 沿著老港徒步可以看見多倒數不清的帆船
這裡也林立了眾多的飯店與餐廳, 是馬賽最重要觀光地點, 在熱鬧的老港周邊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攤商與有趣景象
漫步在馬賽的舊港, 你可以感受到一股相當有活力與熱情的氣息, 雖然這裡人口比較混雜卻也因此文化顯得更加多元
在老港區還有在東南亞街邊常見的餐車出沒, 讓人一秒似乎有種來到東南亞的fu, 還可以見到許多穿著誇張服裝的人
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打扮穿著獨特的人, 甚至有上空袒胸露乳的人從你身邊經過, 這些在馬賽似乎是習以為常不必驚訝
3. 諾曼的大傘(L'Ombrière de Norman Foster)
諾曼的大傘是位漁港口的一個大型裝置藝術, 這件作品就是一面大面的鏡子, 倒映出底下經過的行人形成很有趣的鏡像
4. 聖尼古拉堡壘(Fort Saint-Nicolas)
聖尼古拉堡壘也是16世紀路易14時期建造的, 位於馬賽港南側的小坡上, 與對岸的聖貞堡壘(Fort Saint-Jean) 對望
西元1660年馬賽遭遇Mercoeur公爵率領的軍隊襲擊, 國王路易14因此下令建造此堡壘, 主要用於防禦功能
這座堡壘位於我們旅館後方, 在黃昏的時候我們有走上來看馬賽港口的景觀, 這裡的視野很棒是欣賞馬賽港的絕佳地點
5. 聖維克多修道院(Abbey of Saint Victor)
這座修道院是馬賽最古老的建築, 修建於西元410年的古羅馬時期, 其外型也蓋得很像一座堡壘, 位於老港的南側
從聖維克多修道院前的廣場也能眺望馬賽港, 這裡看出去的景致與聖尼古拉堡壘蠻相似的
6. 法羅宮(Palais du Pharo) 與馬賽公園
法羅宮為拿破崙三世和皇后所建,供他們來馬賽時居住。1884年這裡改為醫院, 現在則為馬賽醫學院所在處
法羅宮所在的公園是一個很適合散步野餐的地方, 這裡可以眺望老港北側的地中海文明博物館與馬賽主座教堂
圖中的右側為馬賽老燈塔, 中間現代化建築是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博物館後方即為馬賽主座教堂
時間的關係這次來馬賽我們並沒有走到馬賽老港北側的觀光區, 只能在法羅宮所在的公園遠遠的欣賞這些壯麗建築
上圖是我從馬賽公園眺望馬賽老港所拍攝的
而公園同時也能眺望馬賽南面山坡處最高點的守望聖母教堂
7. 守護聖母教堂 (Basilique Notre-Dame de la Garde)
這座教堂無疑是馬賽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教堂位於市區南邊的山坡上面, 外觀是拜占庭的風格內相當華麗令人讚嘆
只可惜這次我們時間有限, 並沒有實際上進入教堂裡面參觀, 只有開車經過時遠遠的欣賞這座教堂的雄偉之姿
除了上述景點, 馬賽還有眾多的博物館與位於外海的伊芙島可以參觀, 這座城市值得停留至少2-3天才有辦法玩得更深入
原本來之前很擔心馬賽的治安, 因為這裡發生過許多被偷, 車子被砸的經驗, 也讓我們走在馬賽街頭會特別小心一些
實際走訪過馬賽這座城市後, 雖然他的確比較混雜但卻也十分迷人, 馬賽擁有很特殊的魅力, 希望下次有機會更深入造訪
當初對馬賽的興趣來自於世界文學名著"基督山恩仇記", 這部小說的背景就發生在馬賽, 主角被關的監獄就在馬賽伊芙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