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的第一站先帶老媽來欣賞市區有名的地標建築, 馬來西亞雖然擁有多個種族, 不過整體上仍是以回教信徒居多
市區內有幾座觀光客必訪的清真寺, 搭乘地鐵我們先來到占美回教堂, 這座回教堂是吉隆坡歷史最悠久的回教堂
教堂位於巴生河和鵝嘜河的交匯處, 建築是由英治時期的建築師~亞瑟‧班尼生‧胡貝克設計, 於1909年落成啟用
在阿拉伯文中"占美"的意思是指穆斯林聚集以進行膜拜的地方, 因此這座占美回教堂, 當地居民也稱為"周五回教堂"
不過我們抵達的時間比較早, 回教堂內部還未開放參觀, 我們主要沿著巴生河畔徒步欣賞市區幾個特色的地標建築
沿著河畔走來可以看到這邊還有幾幅蠻有特色的壁畫, 巴生河又稱作吉隆坡的生命之河 The River of Life
其重要性就類似高雄的"愛河"地位, 是吉隆坡大都市的水道景觀同時也是歷史景點, 吉隆坡城市的發展主要圍繞在河道周邊
不過這邊的河川整治成果跟高雄相比還是差了一截, 整體並沒有愛河河畔景觀那麼美, 不過河畔的巨型壁畫倒是比較有看頭
從這幾幅巨型的壁畫的內容, 可以追溯回顧整個吉隆坡城市的發展過程
從巴生河畔一路走來就看到有名的"蘇丹阿督沙末大廈"與獨立廣場, 這兩個地方基本上也是吉隆坡一日遊必訪的重點
蘇丹阿督沙末大廈是在19世紀末英國殖民時期建造的百年歷史建築, 該建築風格主要結合了摩爾風格與印度撒拉遜風格
該建築原本是英國殖民時期的行政中心所在地, 後來也曾當作馬來西亞的最高法院所在地, 現今是馬來西亞的文化旅遊部
在這座建築的對面就是馬來西亞的獨立廣場, 馬來西亞獨立廣場的象徵意義, 就如同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一樣重要
1957年馬來西亞成功脫離英國統治而獨立, 自此馬來西亞的國旗開始飄揚在這座綠草如茵的廣場上
廣場的南面是吉隆坡城市歷史回顧館, 門口有一個「I LOVE KL」的雕塑, 也是來到吉隆坡必拍的打卡地標之一
城市展覽館內有冷氣放送, 還提供免費地圖和各種旅行手冊, 並且收藏著許多歷史照片, 能讓你瞭解到吉隆坡的城市發展史
這裡面有一間甜點專賣店, 琳瑯滿目的各種口味的可頌, 外觀看起來美味又吸睛, 讓我也不禁買了一個草莓可頌來嘗鮮
另外這邊也是購買精美手工旅行紀念品的好地方, 有很多很有特色的書籤, 還有木製的紀念品值得來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