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餐後, 我們的船隨即開往 Vung Vieng Village, 在這裡我們會改搭平底的小船隻進入海上漁村參觀
第二天的參觀行程天氣開始不穩定, 跟第一天的大太陽有著天壤之別, 還好老天賞臉讓我們參觀過程沒遇到下雨
上圖是隔天早上我從房間拍攝的海上風景, 整個海面呈現霧濛濛, 有種虛無飄渺的遺世美感, 也別有一番風味ˋ
參觀Vung Vieng 水上漁村前, 我們會先抵達另一個水上碼頭, 然後改搭人工手划的平底小船, 進入漁村的範圍參觀
碼頭上有一個地圖, 介紹這個漁村的組成跟相對位置, 我們的導遊也很盡責的詳細幫大家解說漁村的歷史
Vung Vieng 這座海上漁村最初建於19世紀, 主要的功能是作為當地漁民的繫泊站, 也是海上居民交換貨物的地方
這座漁村曾經住著50個家庭, 約有300個居民, 其中約有100名是兒童, 這些家庭已經在這里居住了好幾個世代
我們8位大人分別搭乘2艘平底小船, 另外每個人都必須穿著救生衣, 我還發現負責划船的船伕居然"女性居多"呢
參觀 Vung Vieng Floating village 的過程, 可以讓遊客感受一下, 這些水上居民原本的生活方式與環境
參觀水上漂浮漁村的時間比較早, 我怕小O沒吃飽, 所以還隨身準備了小饅頭服侍這位"吃貨大爺"
好心的船家還跟我們說, 可以戴上越南的傳統斗笠拍照喔
船隻行進的過程還會經過上圖這一處洞穴
漁村原本的居民依賴著海洋資源, 過著與世無爭的平靜海洋生活, 這裡的居民大多仰賴捕魚為生, 生活簡樸而刻苦
近年來因為發展觀光, 這些漁村的居民才跟外面遊客有所接觸, 目前這些漁村居民的家已經變為一個旅遊景點了
2012年下龍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政策, 開始移動魚村的居民, 這對原本在水上漁村生活幾代的人引起了一些惶恐
儘管有人反對但是政府認為此舉是為了後代著想, 這些漁村的孩子在陸地生活, 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與教育資源
而越來越多遊客來到下龍灣, 也帶來日益嚴重的海洋污染, 這些污染也是政府命令水上居民搬遷的另一個因素
目前Vung Vieng漁村以及附近地區, 推動了“綠色下龍灣”活動, 鼓勵遊客和當地人一起利用蚊帳捕捉海上漂浮的垃圾
上圖那個藍色的漂流桶子, 就是收集到的海洋垃圾喔
活動經過半年已經清除了16噸垃圾, 當地的居民也加入美國推動的Local Engag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這項計畫是讓當地人接受有關安全用水, 以及實踐社區旅遊的教育, 也讓參觀水上漁村的遊客, 有機會欣賞美麗的風景
還有機會接受有關海洋文化的教育, 另外最重要的是, 讓遊客充分的了解 Vung Vieng 漁村的傳統歷史文化
整個水上漁村的參觀時間約1hr左右, 結束後記得給予辛苦划船的船伕一點小費, 以表達謝意喔
活動結束後, 我也在碼頭邊幫大家拍了合照當作紀念, 2天1夜的下龍灣海上行程, 也在此畫下了句點~
參觀這個海上漁村時讓我想到2017年去的"中國烏鎮西柵", Vung Vieng 漁村跟烏鎮西柵有相同的命運
因為兩地的當地居民都因為政府要發展觀光, 而被"強制搬遷"離開原本的家園
2017年去中國時我在烏鎮東柵與西柵個住一晚, 主要就是感受觀光化被開發的水鄉, 跟維持原始生活的水鄉有何不同?
雖然我覺得西柵所營造的觀光氣氛很成功, 因為整體的建築夢幻而美麗, 但其實很多建築都是後來"改建的"
西柵裡面的商店都不是當地居民開的, 而是政府派來經營生意的, 裡面的物價是東柵2倍
另外從房價上可以看出一個端倪, 維持傳統生活的東柵, 一間有品質的3人民宿一晚不到$1500
完全被政府掌管經營的西柵, 住一晚要花上$2800的代價, 在西柵雖然拍下許多美麗的照片, 卻讓我感覺少了一點真實感
當我參觀這座海上漁村時, 也再度勾起我的旅行回憶, 不禁讓人思考"共產主義統治下, 人民會有選擇的權利"嗎?